→以往各期

文 献 信 息 资 料

Literature Information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选编

           总第86       2010年第8                        201012月编印

          

本期要目:

 

★房山聚央企持续发展迸活力

★门头沟引进高端人才制定十年规划

★中国高教的拐点到来了吗?

★以学术组织创新“倒逼”科研管理变革

★教育部公布职教改革试点地区及六方面工作

★兄弟高职院校有益经验摘编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学习型社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跨越式发展之路

   ——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洪生

 

 

文本框: 报 刊 网 络 信 息

北京区县动态

 


房山聚央企持续发展迸活力


北京日报记者  巩峥  通讯员  郝金英


 


中石化、中粮、中核、港中旅、长安集团……越来越多大型央企的面孔,今年纷纷出现在房山区的投资版图上。是什么吸引这些大牌纷至沓来?“除去资源、环境、区位等等这些因素,核心靠的还是与央企共建产业基地,变以往互相争利为合力共赢——这一新的合作模式。”房山区区委书记刘伟说。

依靠新的合作模式,房山区牵手大型央企,今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00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100个,百亿元以上的有8个,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纷纷落地的高端项目,也在促动着地区传统一二三产的转型升级,为房山日后的持续发展积蓄力量。创新机制,牵手央企。房山找到了快速发展的便捷通道,经济活力大迸发。

共建基地变争利为共赢

在燕山石化厂区扎根了40多年的7个“厂中村”,日前全部搬到了厂外。这家大型企业终于化解了困扰已久的“心病”,而开出“药方”的,正是其所在的房山区政府。

地方政府与驻区央企关系紧张早已司空见惯。房山肯贷款23亿元拆迁“厂中村”为央企解除“心病”,得益于去年它们联合共建的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共建产业基地,使央企与地方政府结成利益共同体,变以往的互相争利为合力共赢。

过去20多年里的“燕房合作”,局限于燕山石化为房山区小型化工企业提供低价原材料,房山区为燕山石化的建设和职工生活提供后勤服务。双方合作领域比较窄。燕山石化虽然利用了房山区的土地、环境等资源,但是为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收入贡献有限,在税收上获益不多的房山区为燕山石化提供服务的动力也不足。

地方政府与央企合作不畅快,主要是因为没有利益共享的合作平台,责任、义务与收益、地位不对等。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的诞生,将燕山石化和房山区紧紧连在了一起,在这个新的合作平台上,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房山区把燕山石化的困难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厂中村”搬迁将整合出约5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满足燕山石化未来5年内项目落地的空间需要。

发展空间有了,合作基地建了,优质的项目水到渠成。去年11月,首批落户基地的中石化三菱化学聚碳酸酯(北京)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迅速开始建设。据初步统计,去年以来,已引进项目和确定进入产业基地的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达99.16亿元,预计建成后新增产值200亿元。到2012年,产业基地核心区的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随着‘燕房合作’不断推进,还将有大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进驻,为房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房山区区长祁红介绍说,“‘燕房合作’还带动了轨道交通、京石第二高速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房山投资环境,对第三产业增长有明显拉动作用,能带动周边农村建设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大项目落地经济迸发活力

石化新材料基地理顺了央企与地方政府的利益链条,合作的天地越走越宽广。眼下,中石化正在筹建30多个项目注入基地,现已批复16个项目,总投资约105亿元。此外,中石化还承诺未来投资200亿元,对燕山石化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扩能改造,为基地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与中石化合作的良好效应还在不断扩大。在新的合作模式吸引下,许多实力雄厚的大型央企纷纷向房山抛来“橄榄枝”。目前,该区已与中粮、中核、港中旅、长安集团等央企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引进了一大批投资大、前景好、效益高、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

全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600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100个,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项目有8个。眼下,长安汽车、京西重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落地,中航科工等一批项目即将签约,带动了全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10月份,房山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完成340亿元,同比增长13.1%。财政收入完成91.6亿元,同比增长2.7倍,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二。

央企促动房山产业升级

央企优质项目的到来,不仅为房山的经济提速注入了强大活力,也为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持久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石化、长安集团带来的高端项目,催生了房山的石化新材料、汽车制造等新兴产业,很快将成为区域经济的有力支撑;中粮集团规划总面积11.5平方公里的“中国房山农业生态谷”合作项目,即将建设农业加工区、绿色有机食品体验区、国际农业交流区、国际农业总部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和配套生活居住区六大功能区,构建新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成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模式;港中旅集团即将建设的长阳温泉城,预计每年可为房山带来500万人次的游客……

房山区还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了联系,依托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推进与央企在发展生态环保、文化创意、高端旅游等新兴产业方面开展广泛合作,逐步把山区打造成兼具休闲旅游胜地和友好产业聚集地的双重功能的首都的后花园。

联手央企,使得房山的一二三产齐头并进,驶向了更新升级的快车道。

20101222日《北京日报》)


 

平谷区政府与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举行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平谷区农委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巡视员董忠,农业部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缪建平,市委副秘书长李福祥,市政府副秘书长安钢,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王孝东,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吉福,副区长李继合等有关领导和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平谷区区委副书记刘军主持本次签约仪式。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是北京市政府所属专门从事农村改革与农村发展决策研究、政策研究、理论研究的专业部门,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并且在农村经济研究、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农业信息开发与利用,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农业与农村资源区划,观光农业发展、国内外农村经济学术交流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专业、信息技术资源。近年来,市农研中心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积极参与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改造、农村产权林权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观光农业发展与国内发达先进地区和日、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成为推进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平谷区是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之一。具有良好的农业资源和发展优势,近年来,全区围绕建设“京东绿谷”“京津商谷”“绿能新谷”和“中国乐谷”的“四谷”建设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农村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村产权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领域都取得长足进展。

目前,根据把北京建成世界城市,2020年北京市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平谷区作为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农业和农民仍占经济社会较大比重的远郊区,面临着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建立新型集体经济经营制度;完善城、镇、村体系,有序科学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整农业结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健全制度,优化结构,有序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需深入研究,学习借鉴,创新破解的发展难题。面对这一形势,依靠市农研中心的专业研究力量,利用平谷区农村发展的实践资源,经双方多次协商,本着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平谷区农村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试验区”建设。

签约仪式在双方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平谷区政府区长张吉福、市农研中心主任郭光磊分别介绍双方合作优势和重点领域的讲话。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巡视员董忠,农业部农研中心原主任、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缪建平专家做了简要点评等领导讲话。

 

20101125,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网站,http://www.bjnw.gov.cn/cxyth/zhjj/201011/t20101124_258794.html



 

“院村合作”高校接地气儿

北京日报记者  祁梦竹  通讯员  皮亚明

 


原先农业专业的学生课堂学的记不住,学了没处用,如今在村里从种养、检测,再到研发、销售,“一条龙”门儿清,科研成果转化成了经济效益。顺义区北郎中村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开展“院村合作”,投资千万建教育基地,高校接上地气儿,知识和生产力实现双赢。

从去年10月开始,北郎中村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开始了“院村合作”,高校派学生和教师到村里实习训练,同时也为村里提供技术、知识的支持。由于北郎中村都市农业发展程度高,从种植到养殖,再到农产品加工、物流全都有,为师生提供了了解市场、实践知识的平台。学生老师分为四个组,在村里的花木公司、加工厂、养殖公司、物流公司等处轮班实训。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20名学生到村里实习。接上地气儿,学生在课堂里学的巩固住了,学会的实践了,学不到的学到了。学生得到了宝贵机会,同时对农村、农业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明年即将毕业的徐浩强,通过在北郎中的实训,提高了技能,如今在一家美国农产品公司做毕业实习,即将开启职业生涯。

村里还专门开辟一套别墅作为临时宿舍,并配备专门人员作为随队老师,直接满足一切师生实训要求。明年,北郎中村还将出资至少一千万元,为学校在村里修建教学基地,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住宿、餐饮、教学、实验设施一应俱全,可以同时满足300名师生的实训需求。

同时,教授们的科研成果也找到用武之地,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完善,并弥补了农村研发力量不足的缺陷。

今年,校方发现村里的彩色糯玉米是特产,品质很高,但是只作为初级加工产品上市,真空包装的玉米和粗粮等,虽然销路好,但产品附加值不高。同时,村里也意识到5000亩的玉米是个宝,但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双方共同的意向,一拍即合。

校方组成了由数名教授组成的专项研发组,快马加鞭研制新型的玉米制饮料系列产品,到现在,已经基本研发成型。明年村里将建厂投产,初步的5000吨年产量将为村里带来每年至少300万元的纯利润,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延伸了产业链。

“澄清玉米汁等产品正在申请专利,将成为行业标准。”该校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系系主任黄彦芳表示,校方为此已经投入40万元的研发经费。

不仅这一个产品,北郎中村的花卉种植、农产品生产、种猪饲养,学校都提供了智力支持。北郎中村农工贸集团的闫锡启很感谢学校,“没有学校的支持,我们的新产品不可能这么快地研发出来。”

产业与教学挂钩、新农村建设与教育发展挂钩,“院村合作”带来的双赢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北郎中村45岁的农民陈建栋,养了好几十年猪,自从村里来了这些教授和学生后,他的经营理念也得到提升,“没有好品种不行,提高品质才能提高效益。”在养殖学教授的指导下,他购买了“大白、长白”等优质品种,收入增加不少。据校方介绍,明年,在农民培训、新技术推广等方面还将为村里提供更多的支持。

村里筑巢引凤,高校师生接上“地气儿”,技术、知识、理念一股脑儿地输入,实践出了真知,农村和学校双赢。

 20101214《北京日报》)


 

农职院教授科研实验室搬进村

京郊日报记者   刘菲菲

 


1210,顺义区赵全营镇北郎中村结下一门好亲戚。该村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合作成立的实践教学基地正式揭牌,今后,农职院专家教授的实验室将搬进村里,根据农民和农村的需求,设立科研项目。

有专家指出,目前高校科研成果出的最多的就是论文,而论文的效益如何呢?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为了让专家、教授走出课堂,研究出专业人士说好,农民说看得懂、有用的科研成果,北京农职院成立了三农服务中心,并组建教师科技挂职服务团,有重点地为京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专业化服务。昔日只闻书香的教授走进农村生产一线,改变会什么讲什么的科技传播方式,了解农民切实需求,变为农民需要什么,专家讲授什么。

农职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教授罗红霞今年8月到北郎中村挂职,在与村民的接触中,她了解到该村的糯玉米远近闻名,但正苦于找不到增加糯玉米附加值的好办法。教授把这个问题反馈到学院,得到了学院40万元科研资金支持,并立即组织7名老师共同为北郎中村免费研发了糯玉米饮料系列产品。目前,村里正在建设生产线,预计春节前后即可投产,预计年产糯玉米饮料5000吨,纯利润可达300万元,比之前的速冻玉米棒附加值增加3倍。

农职院专家、教授进村搞科研,也乐坏了村里的养猪大户郑淑芬。郑大姐家里养了120多头猪,之前一直凭着自己的经验养,遇到疫情就傻眼,除了掉眼泪一点招儿都没有。这回农职院教授来村里常驻,郑大姐可以经常拉着专家到家里边聊边学了。她美滋滋地说:“自己的经验再加上专家的先进理论知识,咱农民养猪心里更踏实了。”

为给专家、学生进村实践提供更好的服务,北郎中村打算投资建设一个9000多平方米的实践基地,集餐饮、住宿、实验室于一体,用更先进、便利的设施招来更多“金凤凰”进村。

 20101211《京郊日报》)


 

门头沟项目引人才 打造“人才生态圈”

北京日报记者 于丽爽   通讯员  刘学

 


引进什么人才、数量多少,由产业项目说了算;制定出台人才政策,也要跟产业项目配套。13日,门头沟区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发布《门头沟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未来10年,该区将以产业项目为依托引进人才,并为其打造能发展、宜生活的“人才生态圈”。

为了使人才引得进、用得上,《人才发展纲要》规定,今后全区引进人才要根据产业项目需要,出台人才优惠政策,也要跟产业项目相配套。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未来10年内,门头沟区将重点打造四大人才工程: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工程、区域高端人才汇聚工程、人才携手共建工程。为增加人才引进的灵活性,全区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求所为”的新理念,对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户口不迁、档案不转、来去自由”等柔性政策,探索建立“特聘、兼职、项目合作与攻关”等柔性管理办法。

为留住人才,《纲要》首次提出打造“京西人才生态圈”,即给人才成长、发展、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流动环境和研修环境,把全区变成一个创新、创造活跃,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区域。为此,门头沟区将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宜居环境;探索建立以政府奖励为主导、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重奖技术创新、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等方面业绩突出的人才等。2011年,该区还将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大厅和交流市场,把全区人才需求信息和优惠政策整合起来,即时发布,为企业和人才搭建一个高效的对接平台。今后,区政府还将在浅山区配建人才公寓,为纳税或就业大户职工发放住房补贴等。

今年以来,门头沟区先后和中国五矿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以及众美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75个招商引资项目意向,意向金额超过2000亿元,涉及综合开发、沟域经济、酒店休闲、基础设施、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领域。与此同时,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棚户区改造、中芬生态谷、长安街西延、轻轨S1线等一批国家级、市级重大项目接连落地门头沟,全区产业项目汇集,人才发展空间广阔。

会上,还首次评选表彰了16名“门头沟区优秀人才”和“门头沟区青年人才”,分别奖励奖金5万元和3万元。带领村民致富的清水镇洪水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于广云等当选。

20101214日《北京日报》)


 


门头沟引进高端人才制定十年规划

京郊日报记者   高珊珊


 


13日召开的门头沟区人才工作会透露,今后十年,门头沟区将重点围绕区内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有的放矢地引进高端人才,打造京西人才生态圈。

据介绍,随着煤矿业的关停,门头沟区支柱产业也随之转向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该区引进了中芬生态谷、长安街延长线沿线高端酒店等大型项目,并且正在建设S1线、龙泉高端商务区等,该区未来十年的人才发展规划也将围绕这些项目,重点引进生态修复、文化创意、旅游等方面的高端人才,确保人才引得来、用得上。

“如果落户我区的企业自己带来的人才不够用,可以向区政府求助,区政府将提供各项优惠政策以及人才平台,不仅帮其引进需求的高端人才,还将通过做好各项后续的配套服务,帮企业留住人才。”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胡琪说,目前,石龙高新技术产业园落户的企业,每年从清华等高校引进硕士以上高端人才十余名,区里均为他们解决了户口问题。该区还计划在浅山区修建人才公寓,廉租给企业引进的人才,进一步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

据悉,目前该区已在全市率先建成了首个汇集区内高知人才的开放性“借智”平台——“京西发展博士论坛”。到2011年,该区还将建成一个面向全市,乃至全国的人才平台,并整合区内各部门的人才优惠政策,将其统一发布到平台上,提高人才引进透明度。

20101214日《京郊日报》)


 

海淀物联网平台精细化管理城市

北京日报通讯员  秦楠


 


井盖被盗,自己就能向街道指挥中心报警;收到报警信息,周围摄像头自动对准井盖丢失区域;正在别处巡逻的车辆,迅速赶到现场处理……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上述情景已经变成现实。运用这一技术,还能实现对城市区域内人、车辆、物进行定位和流量统计。

今年,海淀区上地街道率先打造物联网应用示范区,一个具有“物物相联”功能的“感知上地”物联网服务平台正在建设中。该平台能将城市部件与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视频系统联动起来,实现城市部件的精细化管理。

这个服务平台是由上地街道与实创科技公司、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多媒体通信与安全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建立的。

据参与该平台建设的实创科技公司工程师介绍,物联网技术,简单说就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物与物的互联。正在建设的“感知上地”服务平台,是在所选取的城市部件上加装智能传感器节点,实时感知该部件的状态信息,一旦状态异常,后台会自动声光报警,并即时调用该部件周边区域的摄像头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城市部件“物”与指挥系统“物”之间通信,再结合智能图像分析等技术对部件的异常状态实施准确判断。同时,利用覆盖全区域的无线传感网对部件节点所具备的定位功能可实现对该部件在区域范围内的追踪,必要时指挥中心启动相应处理预案。

    目前,上地街道已经在“物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内的70多个井盖上安装了智能传感器,井盖一旦发生移动或被盗,传感器会自动检测到移动信息,并将该信息迅速传送到指挥中心,指挥大厅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将移动“井盖”地区的摄像头自动对焦到异常“井盖”,实现联动,并告知巡逻车,实现快速反应。“在对井盖试点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在辖区更多的城市部件上安装传感器,实现对城市部件的精细化管理。”上地街道办副主任刘来奇表示。

据了解,在初期实现对城市部件静物进行管理后,上地街道还将把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对城市区域内人、车辆、物进行定位和流量统计中去,逐步建立起“感知上地”的服务模式,从而提高公共管理运行效率。

20101214日《北京日报》)


 

怀柔大学生“村官”集体进金融培训班

京郊日报实习记者  赵语涵  通讯员  彭麟淇


 


现在,农村民俗旅游、都市农业等各类产业搞得红红火火,当“村官”不懂经济金融可不行了。这不,这几天怀柔区100名大学生“村官”齐聚一堂,接受金融知识培训。“这些孩子是农村发展的希望,把他们培训好能给农村产业发展帮大忙。”该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自怀北镇的“村官”张婧告诉记者,现在各村都想发展好自己的产业,大家都迫切地需要学些经济金融知识。“我得抓住这次机会好好听,以后就可以帮着村里产业发展出点主意,找点资金什么的。”张婧笑着说。

据了解,本次大学生“村官”金融知识培训班为期两天。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本市金融业总体情况,大学生“村官”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发挥作用的意义、途径和方式,怀柔区利源小额贷款公司、融兴村镇银行的涉农金融产品及公司基本情况等相关金融知识讲座。

 

20101213日《京郊日报》)


 

 

 

十名院士受聘农企做智囊

京郊日报记者   刘菲菲


 


1210,位于大北农集团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成立,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10名院士成为首批进站专家,将为农业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据介绍,这10名院士分别为中国科学院许智宏、张启发院士和中国工程院范云六、郭予元、戴景瑞、夏咸柱、旭日干、陈焕春、刘旭、张改平院士。未来,他们将对大北农集团技术创新发展战略进行指导,并在植物基因工程、农作物、植物营养与保护、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疫病防治与净化等领域,与大北农集团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重大项目研发、科技交流与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工作,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目前,市科协已经促成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催化剂分公司、钢铁研究总院、安贞医院、神华集团公司等7家单位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涉及石化、航空仪表、钢铁、医疗、能源等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领域和行业,进站两院院士达30余位。

20101211日《京郊日报》)


 

数字校园建设参考

 

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门禁管理更上一层楼

——北农新闻网记者对副校长杜晓林进行专访

北京农学院北农新闻网学生记者  陕娟娟  魏兰 

 


数字校园,即以学校整个数字信息监测、统计系统为载体,以学生和教职工“身份”识别为主体,以建立高效科学的党政、人事、科研、教学、服务管理为目标而建立的大模块数字信息平台。“一卡通”系统是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校园信息化提供信息采集的基础工程之一,校园“一卡通”项目也必然成为数字校园的标志性和前导性工程。因此,为了解我校校园“一卡通”工程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本网记者特意采访了我校信息化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副校长杜晓林老师。

记者:杜校长,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一卡通”一期工程的主要内容和所取得成效好吗?

杜校长:所谓校园“一卡通”,即在数字校园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的基础上,全体师生员工在校园内的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所有服务活动均可以利用校园卡来完成,从而实现 “一卡在手,走遍校园”。我校校园“一卡通”一期工程已经于2009年底通过验收,初步建立了校园“一卡通”硬件系统,废除了原来的“多卡”,用一张校园卡替换饭卡、水卡、借阅证、上机卡、上网卡、医疗证等多种证卡,达到各项工作高效化、精细化的标准。在教学楼多媒体设备管理、进出图书馆、食堂就餐、浴室水控、超市购物、理发等服务平台首先实现“一卡通”,能够基本满足我校师生员工的服务需求,实现了“由繁到简,一卡合并多功能”的跨越。总体来讲,“一卡通”一期工程主要在系统建设和后勤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记者:校园“一卡通”的二期工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杜校长:二期工程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继续扩大一期工程未能完成的部分内容,例如新建的学生三食堂售饭系统、新游泳馆购票和新浴室水控系统等。二是完成部分楼宇门禁系统的建设。最近,“一卡通”二期工程已经通过学校内部预验收和校内外专家的验收,开始投入使用,逐步实现校务管理与服务过程的优化与协调,提高了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效率。

记者:“一卡通”二期工程为什么要建立门禁系统,请您简单介绍一下门禁系统好吗?

杜校长:我认为,“一卡通”不单单是解决师生的生活便利问题,应该逐步深化到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学生管理等各个领域。为了使我校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更上一个台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保障师生以及各项设施设备的安全,我校“一卡通”二期工程建立了门禁系统。第一批在学校所有办公楼、学生所有公寓楼、所有实验楼、食品楼、植物生产实验中心、组织培养中心、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实验室等增加了门禁设备。

门禁系统是以学校校园卡为载体,逐步实行各类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按授予权限刷卡进出楼宇的统一管理方法,可以有效监督、统计各类人员进出楼宇及其房间的信息,提高楼宇的安全防范水平。例如各办公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开始采用双向刷卡门禁模式,进出都需刷卡才可打开电子锁,以此记录持卡人的进出楼宇的时间,便于后期查询和管理。再例如我校食品学院实验楼已经开始试行授权进出功能,只有食品科学学院的师生方可刷卡进出食品楼。植物生产示范中心的药品库(室)只有两个特定的实验员授权可以刷卡进入,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将来,这种授权进入的门禁范围将不断扩大。此项特定的身份识别功能不仅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效率,也为试验样品、药品及设施设备的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杜校长,您认为建立门禁系统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将起到那些促进作用?

杜校长:我认为,科学的管理应该建立在庞大的数据统计基础上,应该对数据流进行认真的分析。首先,电子锁是门禁系统的主要功能,建立“一卡通”门禁系统将更有利于学校师生进出学校各类楼宇。例如,研究生和从事科研的教师可能夜里很晚才离开实验室回到宿舍,利用门禁系统,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进出方便。除此之外,门禁系统与保卫的视频监控系统结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门禁锁的功能,提升我校的安全管理水平。

在“一卡通”门禁系统中校园卡绝不仅仅为了当电子钥匙使用,还可以发挥它身份识别的功能。比如师生员工进出宿舍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都应该养成刷卡的习惯,这些信息将被系统记录,成为今后统计分析的基础数据。没有被授权的人员就不能随便进出某些楼宇,比如不在7号楼居住的女生也不能随便进入该楼,从而保证了每个同学的人身安全。我们设想,如果有个别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进出学校各楼宇的记录,系统就可以及时报警,学校就可以及早确定学生所处的位置,从而确保每个学生的安全。

其次,门禁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统计分析。当师生员工进出楼宇的记录达到一定程度,我们就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为科学的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为实现学校的精细化、精准管理提供广泛的数据支撑。例如可以及时统计进入教学楼、图书馆及各实验室的人数,统计贵重仪器的使用率;例如进行学生评优时,可以查阅学生课堂出勤率、实验教学出勤率、出入操场、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大礼堂等地点的时间和次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估,保证被评选的优秀学生确实做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例如准确核对贫困生的信息后,“一卡通”系统可以把学校的补助直接打入他们的校园卡,并检测他们的日常消费水平,并通过后台为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我们设想,门禁系统要逐步从楼宇大门向房间门和房间内仪器设备延伸。随着学校的发展,实验室房间内重要的仪器设备都可以用门禁系统进行管理。比如目前重要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没有客观评价依据,如果安装了门禁系统,使用和关闭仪器时都进行刷卡,就会完整记录该仪器设备使用的各项数据,为提高使用仪器的效率提供依据。目前,实验楼门禁系统已经可以用于学生实验课的考勤,保证实验课的出勤率和教学效果,对于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实际上,校园卡门禁系统含有多种重要的功能,我们希望从单纯生活管理向教学、科研、管理纵深方向延伸。学校已经决定在教学楼的几个大教室、大礼堂及会议室安装门禁系统进行试点,试图通过门禁系统记录学生课堂考勤情况,为科学统计,改善学风做出尝试。我们希望通过科学技术手段逐步实现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效率高效化、管理动态精细化、信息查询方便化。

记者:门禁系统建立以后,全校师生应该如何配合并注意哪些事项?

杜校长:我认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化,而信息化必然带来理念、观念的变化,带来的是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省,带来的是工作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一卡通”门禁系统则是我校推行信息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要求全校师生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多接触、多了解、多学习一些信息化领域的知识,跟上时代的前进脚步。

首先,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按学校规定用卡。校园卡作为门禁系统电子钥匙使用后,不单纯是自己的电子钱包,还有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功能,所以更要强调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让或转借他人。因转借或转让校园卡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校园卡持有人负责,学校有关部门将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违法的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次,认真做好“一卡通”门禁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各使用单位要尽快制定本部门“一卡通”门禁的使用细则和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做好门禁系统的角色授权,逐步建立完整的门禁使用管理规范,不断探索利用门禁系统提高管理效率的好经验,逐步把重点放在数据积累和统计分析上,实现真正的科学管理。离校的教职工和学生“一卡通”系统会自动注销他们的校园卡,以保证校园卡的安全使用。

而且,要树立全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一卡通”门禁系统涉及全校各单位和全校师生员工,需要全校师生共同配合实施。全校师生员工都要主动养成随身携带校园卡、进出门刷卡的习惯,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对以前生活、学习状态的冲击。门禁系统维护和报修由学校管理单位负责,对门禁系统发生的故障要及时排除,要建立启用门禁系统后的应急预案。门禁系统及设备是学校的公共财产,破坏门禁系统和设备,影响门禁系统运行者,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记者:校园“一卡通”二期工程的门禁系统已试用一周,成果如何?

杜校长:校园“一卡通”二期工程的门禁系统实验一周内,通过人人参与实验评价,专家领导验收的方式通过检测和验收,目前运行状况良好。大家通过校园网上纷纷对“一卡通”门禁系统授权进入楼宇表示极大的理解,对门禁系统的科学管理表示支持。在确保门禁系统与重大消防等事故并不矛盾后,师生一致肯定了门禁系统对个人生命财产及学校设施设备安全保障作用,随着门禁系统启动的时间不断增加,各单位和广大同学还可能提出利用门禁系统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高招”。

最后,感谢全校师生对“一卡通”二期工程的支持,希望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也希望大家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出宝贵意见。

(北京农学院网站,http://www.bac.edu.cn/newsnet/newsview.asp?Articleid=5093


 

教育

 

北京市高校新兴产业新专业全球“招亲”

北京日报记者  刘昊 

   


纳米材料、物联网、新媒体……北京市部分高校获批开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新专业,将全球“招亲”,吸引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办学,提高本市教育国际竞争力。

根据教育部的安排,北京市部分高校将试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根据试点方案,本市将围绕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首都现阶段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确定合作办学的专业领域。

试点将从开办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新专业的高校开始。经教育部批准开办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专业的在京高校有11所,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开设的新本科专业涉及纳米材料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能源化学工程、能源经济、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字电影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往中外合作办学由学校申报、政府审批的传统模式将被“全球招亲”取代。本市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组织实施项目的部分高校,高校既可以出国洽谈,市教委也可以组团出国推介,邀请世界一流、相关学科排名世界前列的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举办首都紧缺、急需、空白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新模式将有助于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规划,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提高高校办学积极性和合作办学水平。

北京市计划以降低学费的方式,吸引优秀生源入读这些中外合作项目,提高办学软硬件和办学水平,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20101222《北京日报》)


 

中国高教的拐点到来了吗?

文 鹏 

   


125晚,北京市高考网上报名结束。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高考报名时间缩短了两天。市教育考试院称,这与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减少有关。

无独有偶,近期结束高考报名的河北、山东、广西等地,也纷纷传来高考人数还将下降的消息。这是中国高考报名人数继2009年下降40万,2010年高考人数继续下降74万后,连续第三年下跌。

“考生生源持续减少,这将使中国大学的‘生态圈’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重新洗牌”,教育专家表示,中国高等教育拐点在即,持续10年的高等教育“野蛮生长”或将终结。

高校招生的“马太效应”

高考生源的减少,“马太效应”将在高校招生上愈发明显。

去年,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城的上海经贸学院,在新生军训前一天宣布停办,成为全国第一所“倒闭”的高校。而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辉煌期入驻高校有公办大学、从事非学历的民办高校以及从事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29所,在校生6万多人。但去年只招到3万余人,办学资源大量闲置。

今年,北京东方研修学院计划招生1500名,但最终只有700人报到,这也是学校创办7年来首次遇到的生源危机。即便如此,在民办高校中该校今年的招生情况还算不错。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分析说,196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孩子,1980年代初到了生育年龄,这造就了上一波人口峰值。但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政策收紧,人口自然下降,也就是现在正在参加高考的这批人。

高校招生上出现的生源匮乏,在各级学校都提前有所反应:北京2009年小学新生总量是5万多人,这些人12年后即使全部参加高考,也只有5万人。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最近几年,全国中小学校数量及在校生总数均迅速下降。10年前,全国中小学总数还是60万所左右,但到了5年前,就只有50万余所,现在大约只有40万所。最新的数字显示,初中以下在校生总数2008年比2007年减少约230万人。

弃考族或将愈演愈烈

“高考弃考族日益增多,也是高考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院专家表示,一线城市家长个人投入的教育成本不断上升,将加速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退出高考,而2010年至少有34万人退出高考。

北京市高中生直接出国的数字正在逐年上升。北京市八中去年仅有10多名学生出国读大学,今年则超过了30人。北京四中等学校每年出国的高中生最多一个年级达到70人。目前,北京八中、北师大附中等学校纷纷开辟了留学班。

教育国际化,国内大学的吸引力其实在下降。近期,由英孚教育和新浪教育频道调查了3100名家长,86%的受访家长表示有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其中最大的动力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拓展眼界。其中,选择高中毕业后送孩子留学的家长占到41%,特别在孩子还未上大学的家长中,选择高中毕业后送孩子出国留学均为首选,这意味着今后将有更多中国学生选择在国外就读本科。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孩子尚在3岁以下的父母普遍认为,留学准备应该从幼儿园(40%)或是小学(30%)开始。

SAT考试是美国留学的语言资格考试,2003年到香港考试的考生不到200人,而现在半年就已经接近2万人。甚至还出现了SAT考试旅游团,124的北京团,32晚价格为4680元。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与以往大部分赴美多为硕士生不同,现在越来越多的是本科生,“富裕的中国家庭为独生子女支付国际黄金标准的教育”,人均多达27万元人民币。

英国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赴英留学的高中生留学人数一年增长了约80%。英国《卫报》说,中国留学生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40亿英镑。而澳大利亚则干脆把外国学生就读,列为仅次于石油出口和煤炭出口的第三大产业。澳大利亚院校每年收入150亿澳元,22%来自最大的群体——15万中国留学生。

高校退出机制呼之欲出

生源萎缩直接关系民办高校的“钱途”。西安一所独立学院的院长讲述了这一行业的办学之道,对他们来说,只要能招来学生,其他都是次要的。“如果没有一个规模是维持不下去的。”这位院长计算的维持运营的最低规模是7000人。生源就是核心,没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就意味着投资不能回收,学校不能运转。

生源萎缩,对经历了十年“大跃进”式发展的公办高校也不轻松。因为国家投入不足等原因,近年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更多是靠学校贷款及学生学费维系的,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很怪异的现象:越是层级低的学校,招生量越大,学费也越高。北大、清华反而成了全国学费最低的高校。而一旦生源缺少,招不到足够的学生,学校就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难以为继,进而陷入办学困境甚至有倒闭的风险。

“高校破产”并非老话题。2008年,湖北省副省长郭生连就曾表示,5年后极有可能会有高校破产;今年3月底,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再次强调,未来10年,某些高校,特别是某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离破产可能不再遥远。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刘林估算,北京相当多的民办高校将面临重新洗牌。

日本等国家曾经面临类似的困境。有鉴于此,专家建议:学校的管理者与教育部门的管理者,需要未雨绸缪,借鉴国外一些相关经验,尽快缩减招生计划,调整办学方向与定位,甚至进行强制性调整,以避免因为生源迅速下降、学校倒闭带来的社会动荡。高校退出机制也应当及早出台。在国外高校破产是很正常的事,破产后学生可以由政府协助安置到差不多的学校,才不至于愈演愈烈。

观点

高考能否不再

一考定终身?

123,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撰文指出:人们对高考最为诟病的,是一考定终身。对一些考生来说,的确有发挥失常的问题。一些考生选择复读,第二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是这个道理。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这方面的因素,可以参考国外的方式,增加一次考试。比方说,分别在4月初和6月初举行两次考试。把两次考试成绩之和或者平均值,作为最后的高考成绩。增加的一次考试,比自主招生联盟的“小高考”,更具有公平性和合理性。另外,对有些科目,例如外语,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采取每年多次考试的办法,以最高的成绩或者最近的成绩为准。

柯炳生校长还认为,发达国家大学的淘汰率比较高,尤其是名校。如果不能有相应的智力和素质,是根本无法完成大学学业的。有的大学某些专业的淘汰率甚至达到50%以上。这样一种高淘汰机制的存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其使得每个学生在选报志愿时,都能够保持头脑清醒,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而不是一窝蜂地涌往名校或热门专业。否则,就是自己瞎折腾自己。

2010128《北京日报》)


 

明年高考考生将减少4000

新京报记者  王佳琳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的初步统计显示,明年参加高考的北京考生将比去年少4000人,约为7.65万余人,再次创下历史新低。

 复读学生比去年有明显上升

据悉,明年高考,统考考生也只有7.1万人,比今年又减少3000余人。但有消息显示,相比去年,今年的复读学生人数比去年有较明显上升。“因为去年为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没有参加新课改的学生中不少都放弃复读,因此复读学生少。今年复读学生在课程学习内容上已经不存在衔接障碍,复读人数就增加了。”一名区县负责人说。

即便复读学生增加,由于考生总人数进入低谷期,因此人数逐年减少将是最近几年高考的主旋律。根据北京市教委的统计,2009年高中招生人数不到6.6万,这意味着2012年高考考生将继续下降,而20132015年高中毕业生将降至5万人,2016年开始将降到4万人左右。未来10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将呈现逐年减少趋势。

 今年高考录取率达84%

考生的减少使得北京考生读大学的机会进一步增加。今年高考,虽然部分高校减少了在京招生计划,但计划降幅小于考生降幅,因此今年高考录取率创纪录地达到84%,本科录取率更是突破了50%,预计明年北京高招录取率将保持稳定。

20101221《新京报》)


 


科研管理改革

 

以学术组织创新“倒逼”科研管理变革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   马德秀 

 


艾滋病毒的发现者、2008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吕克·蒙塔尼日前受聘成为上海交通大学讲教授。蒙塔尼将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落户上海交大,并领衔成立蒙塔尼生物医学研究所,负责组建学术委员会,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开展前沿研究。这不仅开启了国内高校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先例,而且是上海交大适应当前国际竞争形势的需要,创新高校学术组织模式,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又一有力探索。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了危机后的转型关键阶段,气候、环保、能源、健康等领域面临的重大和现实问题,对传统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巨大冲击。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兴起,以及大学功能的不断拓展,传统的学术组织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很多高校都积极探索创新学术组织模式,促进学科交叉与整合,引导创新资源向新兴学术组织聚集,充分激发新兴学术组织的创新活力。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学术组织模式主要以国家学科目录为机构设置的依据,形成院、系的形态,在相当长时间里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面临新世纪科技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传统的学术组织模式凸显了两方面的不适应:一是相对封闭与松散的组织模式,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重大科研的需求,难以有规模地聚集创新队伍和创新资源;二是不能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不断产生新兴学科和交叉发展的需求。因此,国内高校应当顺应国际发展潮流,积极突破现有组织模式,大力发展灵活度更高、适应性更强、创新活力更大的新兴学术组织,以前瞻性的谋划,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和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

近年来,上海交大按照“使命导向、战略驱动、以人为本、积聚突破”的指导思想,从“十五”开始,把交叉集成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加快发展交叉学科和强势学科群,用超常规的举措建设了一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跨学院新兴学术组织,形成了四种新兴的学术组织模式:一是问题导向的前沿性、基础性、跨学科研究院,比如船舶与海洋国家实验室(筹)、系统生物医学院研究院;二是以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平台,比如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汽车电子工程实验室、智能电网研发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等;三是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特区学院,比如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密西根学院、致远学院、创业学院等;四是学院内部多样化的学术创新组织,例如船建学院的系所混合模式、机动学院组建17个研究所的团队运行模式等。

事实证明,这些新兴的、矩阵式的学术组织潜在的创新能力正逐步显现,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在快速提升,有的已经争取到国家级基地,或吸引凝聚了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或产生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或在承接国家重大项目方面卓有成效,呈现出强大的学术生命力,活跃了创新氛围,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兴学术组织作为新生事物,在角色定位、权力配置、组织文化等方面,与传统的院系组织和行政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矛盾,容易成为学校政策的盲区,逐步丧失其内在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活力。因此,要保证新兴学术组织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有必要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引导创新资源向新兴学术组织聚集,激发创新活力。

我国原有的科研管理体系基于传统的院、系框架建立,有利于教授的个体及小规模研究,但却不利于开展跨学科、大团队联合攻关。因此,有必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动有组织、有一定规模的科研组织模式改革,以学术组织创新“倒逼”科研管理理念和体系的变革,从“服务”型向“组织—策划—服务”型转变,从分散型向综合型转变,从直线式管理向矩阵式管理转变,从“单兵作战”向团队协作转变,实现高校科研力量的有效组织和整合,保持和提升新兴学术组织体制性、结构性的竞争优势。

针对新兴学术组织成长发展中面临的存量资源不足、学科交叉困难的问题,可以制定针对新兴学术组织的特区政策,从管理体制机制、经费投入保证、人员聘用与职务晋升、与学院的资源和成果共享、教师双聘与合作等方面予以优惠并创造条件,促进交叉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同时,还有必要改进科研考核体系与评估机制,推进考核评价从以数量、规模为主,向以质量、水平为主转变,向原创成果、重大项目、国家大奖、国际重要奖项、国家级基地能力建设、高水平论文等反映核心竞争力的指标倾斜。

新兴学术组织的发展对教师的分类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上海交大利用薪酬体系改革的契机,积极推动教师的分类建设和管理。引导教学科研并重型的教师致力于高水平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引导科研为主型的教师按领军人才加团队的组织模式开展重大项目研究,并在全校积极倡导“相互欣赏、相互鼓掌、相互支撑”的组织文化。通过政策和文化的双重杠杆作用,使新兴学术组织及其教师既有充分的成就感和职业安全感,又有安心学术研究、进行创新创造的内在动力。

此外,推动新兴学术组织的创新与发展,还应当以更加开放的机制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高端实质性战略联盟。按照高端起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真正实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大学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0101122日《中国教育报》)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一个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要从经济大国变成经济强国,必须要实行“两个转型”和“两个升级”。“两个转型”一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转型,二是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转型;“两个升级”即产业升级和劳动力素质升级。要实现这两个转型和升级,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职业教育的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同时,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应当适度分担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和职业教育发展责任。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深度合作,对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作为重点。这同样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还要注重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如今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巩固发展成果,推动改革创新,力争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01213《中国教育报》)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专题

 

教育部公布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地区

及六方面工作

    光明日报记者  靳晓燕 


 


教育部1212日公布了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地区。

据悉,试点地区将从六个方面展开工作。

天津市、辽宁省、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市、四川省德阳市、云南省部分市州成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试点地区。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部分市、安徽省部分市县、福建省、河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为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试点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毕节地区、云南省部分市州、青海省成为开展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9+3”免费试点,改革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试点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成为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督导体系的试点地区。

北京市部分区、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江苏省部分市、浙江省部分市、山东省部分市、河南省商丘市、湖南省部分市、广东省广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市成为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地区。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甘肃省部分市成为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地区。

  20101213《光明日报》)


 

推进改革试点 创新办学模式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   黄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这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从改革入手,通过试点,取得突破,创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就抓住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办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牵住了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诸多问题的“牛鼻子”,对于完成《规划纲要》所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和科学发展。各地职业院校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积累了许多新鲜的经验和做法。实践证明,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整体不高,参与程度不平衡,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责权不明确,缺乏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少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还不大了解,出于对生产安全和成本的考虑,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和教师进修;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没有明显的优势资源,对企业吸引力不够。这些问题影响了“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推进。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的要求和部署,针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认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应着力探索和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探索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政府应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统筹,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其它教育协调发展;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职责和权力,建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分担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构建企业和学校资源共享、互利互赢的发展格局。

2、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融通。要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课程衔接体系,以及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衔接体系,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制度,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满足学生“创业有本领、就业有技能、继续学习有机会、终身发展有基础”的要求。

3、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职业教育要紧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办学。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规范专业设置,创新教材建设。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改革创新中的作用,推进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化、集团化办学,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的紧密对接。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教学形式的改革创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使用和管理的制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把职业教育质量监测纳入职业教育督导工作内容。

4、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以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合作办学、对口支援和特殊扶持为抓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科学布局,特别是要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等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支持力度,使其共享优质资源,促进区域之间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国家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农村学生的资助和免费体系。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是职业教育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一项重要工作,各试点地区和职业学校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要从试点地区、职业学校的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进一步将试点方案细化、实化、具体化,形成本地区本学校的实施方案。对于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调整,做好试点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宣传工作,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20101213,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012/112509.html


 

职场能力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  陈宇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旨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受教育者最终要在职场上获得成功,职场能力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

职场能力主要是指职场上熟练完成工作任务,创造性解决生产中可能发生的意想不到问题的能力。它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职业核心能力、通用管理能力和通用生产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不随工作岗位的变化而变化,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它涉及到表达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通用管理能力涉及到自我发展管理能力、团队建设管理能力、资源使用管理能力、运营绩效管理能力。通用生产能力涉及到熟练操作、安全生产、减少损耗、产品符合规格与创新等。

职场能力赋予受教育者立身之本,也赋予其服务社会和国家的基本能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应坚持职业导向、能力本位、学生中心、校企结合的原则,寻求和经济、和生产、和工作现场、和职业活动的紧密结合。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由于长期潜藏于人们心中的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再加上照搬普通教育模式所带来的重知识轻技能的局限,受教育者的操作技能和生产技术不足,进而影响企业内部技术技能人才和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先进的科学技术、工程设计和现代管理难以迅速转化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影响了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也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公众认可度。

职业教育质量的好坏,并非仅仅取决于教育内部的自我评价,更重要的是,还要取决于社会的集体认知,尤其是那些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及家长的认同程度。当学生和家长切实从自己或子女后续的职场能力中获得更多的实惠时,职业教育的质量会被更多的人发现和认可。当企业等用人单位发现所用工人的劳动效率高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时,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自然会提升。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及家长和间接受益者用人单位是职业教育质量高低的忠实实践者和检验者。

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牵涉到方方面面,但最为根本的是实施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质性的校企合作。

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在市场调查和工作分析、以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确定专业课和基础课的结构和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持续的解决问题,不断地积累起可迁移的经验应用于工作现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

学校通过合作,不仅从企业那里获得了实训岗位和潜在的就业机会,而且从企业那里获得了产业发展动态、技术岗位标准、人才需求数量、专业设置方向、课程内容结构、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信息;企业通过合作,不仅从学校那里获得有针对性而且成本较低的人力资源,而且拓展了产品生产的车间、技术研发的机会。学校应从企业的利益需求出发,建设一支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员工培训等服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出能够适应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要求并具有专业技能发展潜力的人才,能为企业因合作而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当然,企业也要从学校的教育需求出发,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训机会。

职场能力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学校的工作,学生的努力,最终的硬约束不是考场,而是职场。最终我们要培养的,不是考场的成功者,而是职场的成功者。职场能力,以及学生未来在职场上的发展,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最后的试金石。

 20101213,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012/112508.html


 

完善结构体系,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   周稽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积极有序地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步伐;努力破解阻碍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职业教育方面,《规划纲要》强调,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转变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方式,把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作为改革发展的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新机制。《规划纲要》公布以后,全国各地迅速行动,积极谋划,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就目前各地启动的实验项目来看,试点单位围绕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其中,提升质量和建构体系是各地众多举措中的两个亮点。

在实践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提升学生素质,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二是优化结构,从整体上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

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中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了在行动中体现和实践这一原则,各地试验项目的设计目标都旨在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调整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技术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探索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并以此引导课程、教材、方法及评价方式的具体的改革。校企合作是能否真正有效实现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最重要体制保障。从各地申报的试验项目来看,都普遍设计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这样的关键性的体制改革。在政府主导方面,涉及到规划引领、法制规范、政策统筹、财政保障和依法督导等更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在“校企合作”的内容上,已跳出了单一的人财物资源合作的局限,走向专业设计、课程开发、实训指导、完善评价等更为深入的育人过程,使产业技术进步真正对学校教改发挥导向作用。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规划纲要》明确要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从各地的实验验项目来看,都在以积极的姿态主动调整和优化结构,探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改革创新。努力调整结构体系,适应产业结构。有的提出中高职衔接和协调发展,形成职业教育的类别特色;有的强调努力推进职业教育的终身化,从而适应学习型社会,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学习需求;有的提出优化地区和城乡布局,促进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有的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避免小而散,广泛发展集团化、集群化办学、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集约化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升。从各地报申报试点内容来看,试点单位在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全日制,非全日制,正规教育和非教育)和布局结构诸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构建灵活动态的调整机制,努力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涉及到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各方面的利益和谐。学生通过找到适应自己的职业教育,获得生存技能工作技能和终身发展能力,从而获得有尊严的劳动和稳定的收入,支撑家庭的持续。社会通过各种技能人才的公共服务,实现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使人人有业,人人乐业,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国家通过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对接,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综合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实施《规划纲要》过程中必须放在突出位置的战略举措。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改革试点为实践载体,以提升质量和构建体系为抓手,全面推动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20101213日,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012/112507.html


 

    职业教育动态

 

北京外来务工子女叩启中职大门 期待政策保障

 解艳华 


 


▲背景

日前,《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公布,经过多次征求意见,最终将“解决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中阶段教育问题”等写入了征求意见稿。有专家表示,子女在京接受高中教育,有可能是在职业教育中率先突破。

据了解,北京市非北京户籍考生参加中考,除了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绿卡)的人员子女等7类考生可以报考普通高中,另有2类考生可以报考规定学校外,其余非北京户籍考生可以参加中考,但不能填报志愿,需自行联系就读高中。

招生困局:

生源不足vs外来人口过剩

2010年,北京市中职院校录取本地户籍新生2.6万人,占中考人数的30%,乍听比例很高,实际上,这两万多名初中毕业生要被分到130所中职院校,平均每所学校能招收的学生仅有200人左右,而一般的中职学校每年的招生能力都在七八百人,“僧多粥少”成为近几年北京中职院校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北京市初中毕业生人数逐年下降,以每年近万人的速度递减,2006年北京市有初中毕业生12.5万人,2010年中考人数为8.8万人,再加上北京高校的招生比例逐年提高,初中生毕业后更愿意进入普通高中做进一步升学准备。因此,在初中分流阶段,普通高中和中职出现了冷热不均的局面。有专家预言,如果不尽快解决北京市中职生源问题,将有一大批中职院校面临倒闭关张的危险。

相比之下,北京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曾经的“留守儿童”随父母逐渐入京,需在异地接受义务教育。据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介绍,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京借读数量约有43万人之多,占学生总数的40%。

“进入中职的北京市户籍学生有2.6万人,实际上北京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远不止这个数,而扎根北京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升学直接就业,但却无一技之长,造成人才浪费。”北京商业学校校长史晓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需求旺盛vs政策限制

北京市商业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相比其他学校,该校的招生还未受太大影响。史晓鹤说,今年中专招生人数1400多人,但是4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向这部分学生开放招生已经有3年的历史,因为没有计划名额,政府没有任何补贴,因此他们享受不到每年1500元钱的国家助学金。尽管如此,还有很多学生慕名而来。

据了解,受生源所迫,再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很大,像北京市商业学校这样招生的中职校还有很多,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就是其中一例,目前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也占到三成。据了解,因为能吃苦耐劳,这些外地的孩子在就业时更受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现在政策没放开,招生名不正言不顺,有些区县不拨付相应的人均教育经费,政府的限制也比较多。”面对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尴尬,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校长林安杰显得无可奈何。“外地的孩子更渴望学习一技之长,这部分需求很旺盛,如果不对这些孩子开放中职的话,北京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不能满足的。”林安杰告诉记者。

一个月前,《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公布,将“解决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中阶段教育问题”等写入了征求意见稿。

“这对中职来说是一个利好信号,希望政府尽快给这部分孩子进北京中职一个明确的政策。”史晓鹤说。

呼吁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打开中职大门

据了解,2009年北京市130余所中职校完成统招任务的只有8所,至少有11所学校招来的学生还不到计划的10%,由于生源有限,这些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师资闲置。

据悉,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一些地区已经将之纳入当地的教育规划并出台了多项措施。从今年3月起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仅可同等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而且上海中职学校也开始招收来沪人员同住子女入学。宁波也出台政策鼓励本市中职院校招收在宁波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北京市中职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政策迟迟没有放开。

目前,《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北京市职业教育界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对外来务工子女进入中职打开大门。

林安杰建议:“中职院校面临招生危机,政府有责任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范围和比例,对职业教育进行长远规划。”

史晓鹤认为:“职业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优势,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拓宽职业教育招生范围,一定要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考虑在内,这将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职教学会副秘书长谢幼琅认为:“中职学校不仅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承担着青年群体的教育责任,政府一定要重视职业教育。北京的外来务工子女数量未来呈现上升趋势,要引导这些孩子到中职学习到一技之长,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给予支撑。”

20101110《人民政协报》)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

 

海南职技学院创新教学模式

让学生学得好用得上

   光明日报记者  魏月衡  王晓樱  通讯员  符聪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要求,引入行业标准,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确保学生在校学得好,毕业后用得上。

海职院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采取了“现场教学+网络创新+经验分享+理论提升”的“四段式”教学模式。现场教学:让学生深入现场,认识事物、了解流程、获取直接经验、重复操作训练、信息收集的过程。网络创新:学生利用寒假,将一线实践获取的信息进行梳理,并通过书籍、网络、电视等多方面的自学途径,对现场获取的信息进行条理化,写出采收工艺标准化流程和预处理技术小结。经验分享:开学后利用4-6课时,进行分组讨论,每人将自己的网络创新成果通过PPT的形式与大家分享,教师逐个点评。理论提升:教师总结学生们的创新成果,对冷链物流在采收环节、预处理环节的技术进行整理,并从理论上进行讲解,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提升,该校物流专业的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一毕业就能迅速胜任工作,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海职院还主动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探索和创新了独具特色的6大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订单选材,岗位锻造”模式。园艺技术专业:“企业全程介入,工学深度融合”模式。畜牧专业:“双轨分段制”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多学期工学交替、渐进式顶岗实习”模式。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做学教一体化”模式。珠宝首饰鉴定及工艺专业:“三进四突出”模式。

通过这些教学模式,海南职业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成为所在行业和岗位的业务骨干与技术能手。在国家农业龙头企业——罗牛山公司下属的100多个种植、养殖场中,有80%的场长和技术骨干是海职院的毕业生。2003届畜牧专业毕业生吴师,自主创业建猪场,年收入超300万元,带动一方农民共同致富,被评为海南省劳模。在26家全国名牌珠宝企业中,19家企业有该校专业珠宝鉴定及工艺专业毕业生;国内最高权威的国家珠宝检测中心,就有该校珠宝鉴定专业11名毕业生在那里工作。海口市南海大道“汽车一条街”上,负责营销、维修、管理的骨干人员,相当一部分是“海职院制造”。

20101214《光明日报》)


 

兄弟高职院校有益经验参考

 

兄弟高职院校有益经验摘编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在我院召开

——职业教育新闻眼——与媒体共赢,让公众知情  1127日至28日,由中国青年报社和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共同主办,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10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在我院召开。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长范唯,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徐文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孙善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建民,中国青年报社原副社长谢湘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主管高职高专宣传工作的党委书记、院长和宣传部长参加了会议。中国青年报社常务副社长张坤主持开幕式。

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徐文新在致词中感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这次会议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他介绍了成立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的背景和作用。首先,中国的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实际作用,与它的社会舆论氛围以及它的被传播状况显得很不适应。这不仅影响了社会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认识和判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其次,对职业教育的关注是《中国青年报》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成立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一方面,可以利用《中国青年报》的品牌价值去呼吁、整合、动员更多的媒体来关注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创建一种机制,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的职业院校能够一起交流,寻求合作,特别是和媒体的合作。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建民在致辞中指出,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使职业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近年来,在教育部和各省市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职业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更好地宣传职业教育的办学成绩、办学特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需要职业院校的宣传部长进一步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中国青年报社和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搭建的宣传部长联席会为高职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孙善学委员代表北京市教委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虽然中央和各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就、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和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并没有被社会所充分理解和接受。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按照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做好宣传,通过媒体来唤醒民众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同时,进一步坚定职业教育战线工作者的信心。

范唯处长在发言中谈了自己的一个感受和一个期待。她认为,由中国青年报社和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成立的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同时也是她意料之外的事情;她期待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能创建一个平台,使职业教育战线与媒体形成共赢。此外,她指出,高职院校的成长不仅仅需要企业的参与,也需要社会的参与,更需要媒体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转变观念,搭建平台,共同发展。

开幕式闭幕后,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政文采访室主任李斌,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希光,人民日报教育组组长袁新文,中国青年报社原副社长谢湘为与会代表进行了专业培训。

         (宣传部李福兰 黄煜彬)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bgy.org.cn/bgy/main/xyxw/n8709010882.html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培养实现校企共同育人

——学院与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协议  1123日上午,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与我院签订了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协议。按照订单培养、合作育人模式,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从我院机电、机械类专业招录订单培养2011年毕业生102人。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的领导有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张建辉,人力资源部长崔海峰,人力资源部主管李笑梅,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建民,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教师出席了签约仪式。产学合作办公室主持了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前,双方举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陈建民院长首先对合作方对于学院的信赖和支持表达了谢意,并向合作方介绍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及近几年来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学院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过去的专业教室全部改造成了学训一体的教室,强调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训一体”的教学理念。学院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而实施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会动脑,在“做”中掌握知识。从教学设计来讲,学院重视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教育,一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两者都不能忽略。作为学校,只有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才实现了我们作为教育管理者或者教育工作者的价值。作为高职院校来讲,最终追求的是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光彩就业、体面就业。

陈建民院长在讲话中表示,学院与七星华创的合作,是我院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区经济建设的新平台。我们希望校企双方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进行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合作,把这一平台搭建得更好。

张建辉书记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及以太阳能、锂电池等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应用为发展新目标的战略规划,表达了公司未来与我院更大的合作愿景。

张建辉书记盛赞了我院“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同时,通过比较我院学生与同类院校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充分肯定了我院的目标定位和办学成效,肯定了我院加强学生技能训练的具体做法。

随后,院长陈建民与张建辉书记代表双方在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协议上签字。同时,陈建民院长向张建辉书记授实训基地牌,并向公司兼职教授颁发了聘书。

 签约仪式后,张建辉书记一行参观了学院实训室与其他育人环境。

(产学合作办公室   王博然 黄煜斌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bgy.org.cn/bgy/main/xyxw/n8709347113.html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优秀毕业生回校座谈 帮助在校生谋划发展  1125日,教务处组织部分优秀毕业生,各系部(院)学习部长以及2009级的学习委员召开了“校友论坛”学生座谈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平若媛主持。

日本好莱坞形象设计专修学院驻北京联络处处长、株式会社CJITC国际贸易商会董事、艺术学院2002届毕业生张芳茵,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党办主任、工商系2007届毕业生董振邦,招商银行大望路支行大堂经理、金融系2010届毕业生汪昊辰,北京中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旅游系2010届毕业生罗凯,北京联合大学专升本学生、立信会计学院2010届毕业生闫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各位校友围绕“用职业人的标准,践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汇报和交流,校友们畅谈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启发学弟学妹们要通过大学的学习生活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网站,http://www.bjczy.edu.cn/web/xw/201011/20101127.html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适应市场广集资源 打造继续教育新品牌              ---继续教育学院探索办学新思路  近日,我院继续教育学院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需要和学院特色,结合自身优势,陆续对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局、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北京地税局第二稽查局做了短期培训,达到预期效果,受到参训学员的好评。委托培训单位表示,学院的软硬件资源具有比较优势,培训计划详略得当,效果良好,双方有着广阔的进一步深度合作的空间。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服务社会为己任,服从和服务于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服从和服务于学校建设全国示范校的发展战略,坚持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和面向在职高层次人员培训的方针,实施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成人(党校)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运转机制,抓住机遇,积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开创继续教育的新局面。

在新的形势下,继续教育学院紧紧扎根于财贸文化,将首都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贯穿在继续教育工作,为建设全国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基地,创建全国著名的高层次培训基地做出努力。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网站,http://www.bjczy.edu.cn/web/xw/201012/2010120702.html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院举办北京市第二届高职院校德育论坛              

随着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人才成为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为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丰富和充实我国高职德育的理论研究,创新高职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北京市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交流与合作,1216日,北京市第二届高职院校德育论坛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隆重举办。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王达品、北京高校德育研究会副会长陈宁、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韩宪洲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 9所高职院校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学工部长、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00余人参加了论坛。与会代表就思政课教学改革、职业素养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开展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探讨。大家一致认为,高职院校在培养生产、服务、管理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全面推进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努力把学生培养和塑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专长、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本次论坛紧紧围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及时总结和提炼当前高职德育工作的经验和规律,同时结合北京高职学生特点和发展需求,提出针对性强,富有创新意识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北京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01216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网站,http://www.bjczy.edu.cn/web/xw/201012/20101216.html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为我院干部做培训              

1220下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为我院全体干部做了《加强中层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建设》的培训。学院领导班子、全体中层干部、各总支委员、科级干部等100多人参加培训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韩宪洲主持。

刘建副书记从四个方面对中层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第一,中层干部应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性修养,提高理论水平,这是做好领导干部的首要素质。其次,中层干部应学习管理科学,把握教学规律。第三,中层干部应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制度建设。第四,中层干部应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力争做到“公生明,廉生威”。

韩宪洲书记对刘建副书记一直以来对学院的关心指导表示感谢,并高度评价了刘书记的报告,他说刘书记站在较高的政治、理论高度对我院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进行了具体指导,对中层领导干部增强责任感、提高业务能力和执行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至此,学院党委对今年聘任后干部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20101220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网站,http://www.bjczy.edu.cn/web/xw/201012/2010122002.html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宋宇到我校亦庄校区调研指导工作

122,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宋宇到我校亦庄校区进行校区基本建设情况调研。王海平院长、田宏忠副院长、宋珪院长助理及学校办公室主任崔靖宇陪同调研。

宋宇副主任首先参观了在建的学校行政办公楼及图书馆建筑工地,随后在机械工程学院会议室听取了我校院长助理宋珪关于亦庄校区规划布局及基本建设情况的汇报。王海平院长介绍了我校领导班子关于加快亦庄校区建设和合理调整规划布局的想法,提出了解决基建资金缺口等问题的建议,希望北京市发改委给予帮助解决。宋宇副主任根据相关政策和规定,结合学校建设实际,对校园规划布局及建设进展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及意见。

在王海平院长等校领导的陪同下,宋宇副主任还参观考察了机械工程学院数控实训基地。

(学校办公室)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网站,http://222.249.138.213/news/2010-12-06/370.html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校召开“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研讨交流会

按照《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关于做好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北科院院【201063号)的工作部署及要求,学校研讨起草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各二级学院、各部门都编制了本单位的“十二五”规划。128日-9日,学校用两天时间,对“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进行了认真充分的研讨交流,副院长安江英及各二级学院院长、学院办公室、组织部、学工部、教务处、科技处、督导处、人事处、示范校建设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示范校建设办公室主任刘敏主持。

会上,安江英副院长首先强调“十二五”规划是学校发展中的纲领性文件,编制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进行系统的设计、研究和讨论。此外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工作特点、不同的视角,通过研讨交流会这个平台,加强信息沟通,互相启发,集思广益,进一步做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六个二级学院的院长分别就“十二五”期间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进行了详尽汇报。教务处、科技处、继续教育学院、学工部四个部门负责人分别就“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主要措施进行了汇报。十位领导的汇报思路清晰,内容全面,目标明确,措施可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体现了对“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各自发展建设工作的认真思考。全体参会人员在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及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站在学校战略发展的高度,围绕如何进一步完善我校“十二五”规划进行深入思考,积极建言献策,对规划的修改、完善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研讨充分,气氛热烈。

安江英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交流会的成效。他强调,学校及各学院、各部门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都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紧密围绕学校“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任务。通过这次专题研讨交流,把各单位好的理念、思想和经验融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使规划在内涵上、质量上、水平上有一个飞跃。他要求各单位一定要及时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研讨编制,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力争通过未来五年的建设,实现融合发展的目标,创新办学、育人和社会服务机制,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示范校建设办公室)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网站,http://222.249.138.213/news/2010-12-13/388.html

天津职业大学: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刘铁根教授来校做主题为“物联网与光传感器”的学术报告  2010121日,学校聘请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光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铁根教授,为教师做主题为“物联网与光传感器”的学术报告,董刚校长主持报告会。

教授主要从事光纤传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嵌入式图像检测技术、防伪识别仪器与技术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973863计划、国家计委重大专项、天津市重大攻关等20余项科研课题,现担任科技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常务理事、天津大学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防伪技术注册专家、《光电子•激光》和《光电工程》编委等职。

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教师们介绍了“物联网”的背景及内涵、各国“物联网”的发展战略及进展、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光纤传感与图像物联网等内容。讲座加深了大家对我国第二大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的认识。

            (科研产业处)                                                                                      

20101210日,天津职业大学网站,http://www.tjtc.edu.cn/school/try_browse.php?id=2400

天津职业大学:校友会会长张全月调研指导校友会工作  20101119日,在合作办的陪同下,校友会会长、原副校长张全月到校就校友会工作进行调研。张会长首先听取了合作办主任就校企合作教育工作思路的汇报,然后到生环学院和国交学院就院系校友工作进行调研和指导。张会长说,校友是学校合作教育的宝贵资源,校友会的工作从新生入校就已开始,“母校”是一个神圣的荣誉,需要我们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培育和利用校友资源。生环学院和国交学院的校友会工作负责人就校友会工作的进展做了汇报,并提出一些新的工作设想。

(合作教育办公室)                                                                                      

20101126日,天津职业大学网站,http://www.tjtc.edu.cn/school/try_browse.php?id=2467

天津职业大学: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论证专家组入校考察  2010111718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论证专家组对天津市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证考察。18日,由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司长杨金土任组长的考察组一行4人,在市教委领导刘欣副主任等人陪同下来我校考察指导。来校考察的专家还有湖南省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欧阳河、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马成荣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处副处长郁洁;陪同来校考察的有市教委副主任刘欣,高职高专处处长叶庆、中教处处长李刚、研究室副处长狄建明,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院系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

董刚校长代表学校向考察专家组汇报了学校近几年的办学情况,着重从基本情况、发展实践两方面详细介绍学校的发展过程、取得的成就及今后的工作目标。重点介绍了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教学团队,就业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并获市级就业先进单位,这些发展得到了天津市的大力支持。其次,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实践。学校本着“合作办学为机制、合作育人为模式、合作就业为导向、合作发展为动力”的原则来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将继续推动政府、企业、学校联动,努力实现办学对准产业、专业对准企业、教师和学生对准职业岗位的目标。

汇报结束后,考察组组长杨金土做了重要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我校32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高度赞扬了我校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自己的事。其次指出,高职教育事业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是一项为国为民、利国利民的工作,希望我校要始终坚定办学方向,办一个紧密结合企业行业需求,满足企业行业及人的发展需求的职业高校,并希望我校重视社会服务,实现更深层次的产学、工学结合及校企合作。

汇报会后,专家组成员实地查看了学校综合实训中心、机械工程实训中心、生环学院学训楼和国交学院酒店实训中心等。

(办公室)                                                                                      

20101125日,天津职业大学网站,http://www.tjtc.edu.cn/school/try_browse.php?id=2460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我院召开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  随着“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拓展训练”的圆满举办,结合本学期“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提升计划”开展的一系列培训活动,121日,我院在教学会议室组织召开了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院长蒋锦标、副院长荆宇出席了座谈会,教务处、督导处有关负责人及28位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

会上,青年教师代表踊跃发言,在育人理念、教学条件、职称评聘和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问题和建议。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自身收获很大,感谢学院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进步的平台,同时也希望学院今后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

蒋院长认真听取青年教师代表的建议,并详细解答了相关问题。他表示,学院一定会重视大家提出的合理性建议,认真进行整改。他希望青年教师尽快建立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迅速进入教师角色,积极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关心学院发展,继承学院精神,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教务处)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lnnzy.cn/ShowNews.asp?id=754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召开职能部门工作推进会  为进一步推进学院2010年工作,1210日下午,学院在综合行政楼1101会议室召开职能部门工作推进会。院长卓丽环,副书记、副院长俞锦禄,副院长仲肇森,副院长谢锦平,以及各职能部门、系部主任、实训中心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卓丽环院长主持。

会上,10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汇报了2010年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对照全年制定的工作计划,各部门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未完成的情况和主要原因等,以及下一步工作完成的时间和打算。

 俞锦禄、仲肇森、谢锦平同志就各自分管的工作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提出相应要求。

卓丽环院长在讲话中提出,2010年学院工作量大、任务重,各部门完成情况良好,对问题和困难的分析客观、准确,并找到了改正措施,有效地推进了二级部门管理工作。面对当前国家、上海对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加大,上级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学院工作,提出学院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成全国一流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针对年末工作,卓院长提出七点要求:一是校园的安全稳定是重中之重,同时要做好教学和学生工作;二是没有特殊原因,各部门一定要完成今年计划中的全部工作任务。三是要加强与主管领导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汇报,进一步查准没有完成的工作。四是推进二级部门管理,提升领导能力;五是各部门要加强教职工的考核考勤制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六是学院相关的文件传达和下达要及时、到位;七是各部门进一步疏理工作总结。

                   (院办)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shafc.edu.cn/party/detail.asp?id=7733&ClassName=新闻中心)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座谈会召开  为科学制订学院“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在学院第一届科研工作会议筹备期间,科研产业处组织召开了学院“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座谈会。卓丽环院长、黄辉校长助理、各系科研工作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约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研产业处俞平高主任主持。

卓院长在座谈中指出,“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是学院“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科研规划对学院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做好“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有利于推进和深化科研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整合优化科研力量,集成凝练主攻方向;有利于激发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科研实力及自身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服务于“三农”;有利于通过科研这一平台,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座谈会上,与会教师就学院科研工作的定位及发展方向畅谈了自己的想法,并围绕重点开展应用型科研、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引导教师端正科研态度、注重青年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建立科研团队和鼓励跨学科合作、完善科研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座谈会对学院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提高科研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科研产业处)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shafc.edu.cn/party/detail.asp?id=7563&ClassName=新闻中心)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蒋国平院长出席世界职业院校联盟2010年世界大会  1113-16日,我院蒋国平院长应邀出席了在英国伯明翰市举办的世界职业院校联盟2010年大会。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3人组成的中国职教代表团得到了教育部的批准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大力支持。

世界职业院校联盟大会由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职业院校协会联合发起成立,每两年举办一次年会,共同商讨世界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开展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交流与合作。今年我国是第一次派代表参会。

会议期间,蒋国平院长介绍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概况以及我校示范院校建设成果,与参会的世界各国代表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并与美国AACC、加拿大ACCC、英国AOC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就相关合作项目达成了初步意向。

此次参会,进一步扩大了我院在国际职教界的影响,对于我院创办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速我院“国际知名”高职院校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际教育学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niit.edu.cn/NewsShow_cn.asp?Id=3529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我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123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理事长吴学敏、秘书长李彩虹、理事霍雄飞、潘庆阳、陈桂兰、刘畅、张本海、高宏彦、李世清,监事长丁鸿利、监事华中、余菁列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一、关于基金会制度建设;二、关于基金项目设置。

首先,潘庆阳、李彩虹、丁鸿利等同志作了关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管理办法》、《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职责》、《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监事会工作制度》的说明。会议就制度的具体细则展开了讨论,明确了财务审批权限,补充了责任追究对象,界定了主体使用名称,剔除了个别冗言赘语,修改了部分条款内容,规范了整个制度体系,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对提交的各项制度、办法、职责进行了全方位的、严格的审议。随后,吴学敏理事长明确:经过深入研究,各项制度更完整了,责任更明确了。大家提出的修改意见,秘书处整理完善后,经全体理事、监事确认,发文执行。

其次,会议研讨了基金项目设立事宜,这是共同关注的焦点。提交的项目有:学生资助项目、教师发展项目、学校发展建设项目三大类,下辖若干子项目。针对项目设置、名称拟定,大家各抒己见,达成几点共识:一、项目设置要和学校发展相结合;二、建立基金会固定的品牌项目;三、以项目募资金,以资金促项目;四、项目操作要学习借鉴其他院校成熟的、有效的经验做法。会议还将先期制作的基金会网页设计进行了展示。

最后,吴学敏理事长对基金会现阶段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他说:“在各位理事、监事的共同努力下,基金会成立后的各项工作进行得都很顺利。现在,基金会的《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已基本建立,以后,按既定方针和制度规范运作。”他指出:从现在开始,基金会的各项工作要以《章程》和各项制度为准绳,各位理事、监事应团结协作,高质量高标准地做好基金会的工作,为基金会的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明年年初的会议,将确定2011年的基金投向,希望大家提前考虑,作出计划,秘书处汇总,理事会研究后执行。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金会成立初期,如何“奠基”,将直接决定基金会这座大厦未来的建设高度。本次会议,以新出台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为根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学校发展和基金会建设实际,确立了加强制度建设、品牌项目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依法办会,夯实根基,惠及师生,凸显效益。第一届理事会将不辱使命,凝聚合力,竭诚服务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

(发展规划处 供稿)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niit.edu.cn/NewsShow_cn.asp?Id=3539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我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圆满结束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五届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通知》精神,我院招生就业处于926日—1110日组织开展了以“规划人生、放飞梦想”为主题,以“普及规划知识,提升职业能力,打造精彩人生”为宗旨的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活动。在各二级院系初赛,学院复赛的基础上,共有12名选手进入决赛环节。

1110下午,决赛在学院大学生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有南京一起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职业生涯规划师韩小芬老师,学院创业教育与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郭鹰副教授以及各二级院系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老师。学院党委副书记武正林教授亲临指导并致辞,他指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不仅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水平,而且有效地推动学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武正林副书记希望每个大学生都能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为今后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赛分演说展示、才艺表演、评委提问和评委点评四个环节。参赛选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从专业、职业、行业和就业等方面,按照“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规划设计”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现场,选手们镇定自若、自信大方,个个实力不凡,陈述环节中谈吐优雅,思路清晰,充分地展示了我院学生的精神面貌和青春风采。评委们根据各参赛选手的作品和现场表现进行打分评选,最后,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邵笑同学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艺术设计学院选手冯楠楠同学和经济管理学院的张云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获二等奖。本次大赛的前5名选手学院将推荐参加全省比赛。

通过比赛,大家在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相互切磋中开阔了视野,选手们不仅对这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更是有了尽早的打算。   

(招生就业处)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niit.edu.cn/NewsShow_cn.asp?id=3450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我院第三次团、学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20101117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三次团、学代表大会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170名团员代表和166名学生代表满怀激情、精神饱满地参加了会议。团省委副书记沈海斌、团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义胜、团省委学校部副部长薛枫、省学联执行主席丛琳、南工院党委书记唐永泽、南工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武正林等领导出席会议。同时,鼓楼、白下、栖霞团区委书记,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9个兄弟院校的团委书记和学生会主席以及我院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筹备期间,大会还收到了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等52所兄弟高校团委的贺信、贺电。

会议过程中,校工会主席华中代表学校群众工作组织热烈祝贺本次大会的召开;南京理工大学团委书记缪建红代表兄弟高校团委向大会致贺辞。团省委副书记沈海斌和党委书记唐永泽分别代表上级团组织和学院党委作了重要讲话。

团省委沈海斌副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院在团、学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他指出,伴随着南工院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有特色、现代化”的高职名校目标奋进发展的历程,我院各级团学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术科技、团学组织自身建设等方面扎实工作,不断创新,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探索、积累了许多新鲜经验,成为全省高校共青团的重要力量和高职院共青团的示范榜样。同时对我院团学工作他提出了四点希望:一、立足思想引领,充分吸引和凝聚青年;二、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在实践中培育青年人才;三、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全面活跃团的基层组织;四、加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服务青年的本领。

学院党委唐永泽书记在讲话中对学院共青团和学生会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指出过去三年在团省委、省学联的关怀、指导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强化规范与机制建设,大力开展文体与科技并重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实做活团学工作,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科技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国家示范校建设、90周年校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等重大任务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特别强调,实践证明,我们南工院的团学组织充分发挥了校党委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为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唐书记还对全校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牢记根本使命,引导广大团员和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为“手脑并用、德技双馨”的人才。二、弘扬学院精神,组织广大团员和青年学生建设优良校风,铸就“敬业乐群、责先利后”的品格。三、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把我校三级团学组织建成让党放心、学生满意的朝气蓬勃的群众组织。

会上,刘畅同志代表共青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观,争创先进团组织,开创有高职特色的我院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的大会工作报告。肖飞同学代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学生会作了题为“团结青年学生 汇聚青春力量,构建有鲜明高职特色一流学生会”大会工作报告。两个工作报告系统的回顾了过去三年我院各级团、学组织开展的主要工作,集中阐明了学院共青团、学生会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理念,提出了未来几年我院共青团、学生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在学院“十二五”规划发展时期,我院团、学组织将在学院党委和上级团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向开创“全国一流,有鲜明高职特色”的团、学工作新格局的目标而不断的奋进。

大会审议通过了两委会工作报告和刘斌同学代表大会筹委会向大会作关于修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章程》的报告。按照两委会选举办法,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了学院第三届团委会、学委会。

最后,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武正林作了大会闭幕辞,他首先充分肯定了我院团、学工作在过去3年中所取得的成绩,他认为本次大会,自始至终洋溢着庄重、热烈的气氛,是一次团结进取、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大会,是一次总结经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他希望全体团、学干部始终牢记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全体青年”的嘱托,以本次团代会、学代会为新的起点,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一起,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志存高远、开拓奋进,为开创我校“全国一流,有鲜明高职特色”的团学工作新格局而努力奋斗,为我校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有特色、现代化”的高职名校贡献青春与力量,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做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贡献!

会议期间,沈海斌与我院领导就党建带团建、高职学生思想引领工作、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交流,并在学院党委副书记武正林同志和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副主任万震同志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我院校史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展、国家级实验实训基地、团学工作一站式服务大厅、团委、学生会、社联办公场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就业信息查阅中心等,并与学院领导、兄弟院校嘉宾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祝福墙上写下了“珍惜美好时光,创造美好人生”的殷切希望与祝福。同时,省学联执行主席及各兄弟院校学生会主席到我院素质拓展中心体验了素质拓展项目。

20101118下午,团委、学生会召开了三届一次全委会,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武正林到会,并介绍了团委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预备候选人基本情况。 委员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团委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学生会主席、副主席。

大会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落下帷幕,完成了所有既定议程,达到了预期任务。我们坚信,在学院党委和团省委的领导和指导下,以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为新的起点,团委、学生会将更加紧密团结南工院青年、学生,积极进取,锐意创新,谱写我院团、学工作新篇章!

(团委)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niit.edu.cn/NewsShow_cn.asp?id=3449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团委积极服务青年学生创业实践  20101122日—27日,学院团委经过选拔,推荐的9名我校学生如期参加了在南京工程学院举办的江苏省首届“创翼计划”骨干实训营。共青团江苏省委副书记张国梁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张国梁在讲话中指出,“创翼计划”是由共青团江苏省委等单位共同发起的,以“千万创业资金,千名创业导师,一站式创业服务,零门槛创业扶持”为核心理念,以“转变创业观念、提升创业技能、扶持创业项目”为工作目标,致力于为广大青年提供全方位创业服务的纯公益行动,是江苏省贯彻落实关于大学生创业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一种积极尝试,对推进江苏大学生创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来自全省本专科等26所高校的78名大学生参加了本次实训营培训计划。实训营采用了封闭训练模式,培训内容涉及创业理念、创业认知、创业技能、户外拓展训练、创业实践、创业展望六个方面,旨在增强大学生参与创业创新、社会生存和竞争能力。

我院能够派出9名学生创业骨干,是团省委对我校作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的充分信任和鼓励。培训期间,吴艳同学当选“创翼俱乐部旅游部部长”,刘飞和徐亚琴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江苏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jsafc.net/Jsafc_main/news/2010123172754.html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茅山校区隆重举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学校揭牌暨创业园开园仪式  128日下午,茅山校区大学生创业教育学校揭牌暨创业园开园仪式在校区报告厅隆重举行。国家人社部高级职业指导师黄以昭、学院党委王润贤副书记、 07届毕业生成功创业者代表郭翔和各相关系部负责人、创业教育学校学员、创业店铺成员等出席仪式。仪式由茅山校区管委会主任曹仁勇主持。

王润贤副书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说,加强创业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他指出,茅山校区结合校区实际,成立创业教育学校,提出了创业课堂、创业店铺、创业社团和创业实践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学校将在在创业课堂中定期邀请省内外创业教育专家来校开设培训班和讲座,不断提升创业团队的专业素质。在创业社团中依托学院专业老师组建茶叶制作与生产、园林绿化与设计、农作物生产、植物保护等结合专业的创业社团,在创业实践中依托校区茗苑茶叶公司、长青物业公司和嘉木餐饮旅游公司,组织创业学员到以上公司学习实践,力争做到“技师兼教师、学生兼员工”。

随后,学院2007届毕业生成功创业代表、溧阳市政协委员、全国第七届农村创业青年候选人、溧阳松溪农业园负责人郭翔致贺词,并与学院王润贤副书记一道为茅山校区创业教育学校揭牌。

大学生创业教育学校和创业园的建立,为大一学生提供了创业的良好机会和平台,这种形式的推进,必将有力地提升学院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从而促进学院就业与创业工作质量和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江苏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jsafc.net/Jsafc_Main/News/2010121082919.html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言“十二五” 共谋新发展

——“我为学院‘十二五’发展建一言”主题活动圆满结束  为落实电控公司“转变发展方式,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主题活动的精神,9月初学院党委、工会联合向全院广大党员、教职工发出了《关于开展“我为‘十二五’发展建一言”主题活动》的通知,近3个月来,各支部、工会小组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活动,各支部和工会系统组织党员和教职工认真学习了党委下发的相关资料。通过集体学习、听报告、研讨会等形式对学院党委提出的19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踊跃为学院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经统计和整理,共计225条,充分体现了广大党员和教职工对学院改革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经学院党委研究决定,对本次活动中组织到位、建言献策内容丰富有价值的党支部和工会小组进行表彰,并予以适当经费奖励。

获得表彰的党支部有:学生工作本部党支部;教务本部党支部;信息工程系党支部;软件工程系党支部;汽车工程系党支部;教务南区党支部。

获得表彰的工会小组有:本部教务工会小组;通用能力发展教学部工会小组;东区机关工会小组;东区通用能力教学分部工会小组;南区机关工会小组;五年制专业部工会小组。

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达到了凝聚智慧,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目的,也为制定和执行“十二五”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在此,学院党委对此次活动中积极参与并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的广大党员和教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党委办公室)

20101128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bitc.edu.cn/newSite/news/201011281011/



 

天津职业大学简介

20107月)

 


天津职业大学是一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市属普通高校。1978年建校,其前身是南开大学第二分校、天津大学化工分校。1982年底,改建为天津职业大学,是天津市普通高校中最早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也是全国接受世界银行贷款的17所院校之一,连续三届当选并现任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099月顺利通过市级和国家级验收,并获得500万的中央财政资金奖励。

学校位于北辰科技园区,占地面积76614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18014平方米,资产总额60171万元,现有在校生1万余人。专任教师465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151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为85%。图书馆藏书70余万册,电子图书500GB,是天津市高等学校电子图书馆成员单位。

学校注重实验实训条件的改善,目前实验实训设备总值已达11048万元,有设施齐全的机械工程、化工、印刷等学训中心,有各类校内实验实训室145个,与社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78个。天津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学校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第28所,可开展对41个职业或工种的初、中、高级别职业技能鉴定;设有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可开展14个模块的中高级鉴定和培训,学校“双证书”教育学生取证率达90%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艺术工程学院、眼视光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社会管理系、印刷工程系、社会科学部、基础课教学部共12个教学单位,51个专业。其中在国家示范校建设中,眼视光技术、包装技术与设计、应用化工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5个专业获中央财政重点支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区管理与服务3个专业获天津市财政支持进行重点建设。学校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经、管、文等专业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

学校实行多种办学形式,开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生源类型包括高中毕业生、三校生。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分别在我校设立了函授站、网络教育学院第三教学中心。学校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有关学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进行合作办学、师资培训和留学生教育。

学校的办学紧贴市场需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与天津保税区、开发区、华苑高科技园区、北辰科技园区、天津滨海新区,与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日上免税行(中国)有限公司、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眼科医院、日本尼德克有限公司等上百家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创新并实践了“课证融合‘准技师’”、“旺入淡出、工学交替”等多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生产过程开发全玻璃化工仿真实训教学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基础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创建“三三分段”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培养软件人才》和《眼视光技术“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等3项教学成果分别获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包装结构与模切版设计”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做学一体、训赛相通——机电(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等9项教学成果获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400T冲床自动生产线研制》等5项科技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人才需要与供给的战略选择》获2006年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2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获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在课程建设上,《眼镜材料与工艺学》、《仓储管理》、《传质与分离技术》、《包装结构与模切板设计》《社会工作方法》等1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另有《有机化学》、《眼屈光学》、《VC++程序设计》、《企业物流管理》、《网络营销》等22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分别于2007年、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于2009年被评为市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名师评选中,有1名教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教师被评为天津市教学名师。由我校教师主编的23种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学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全国和天津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其中,在2008年全国第五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中,1名学生获全国三等奖;在2008年全国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中,有6名选手进入全国单项前10名;在2008年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天津市参赛的5名选手,4名获全国一等奖、1名获二等奖;在2009年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天津市参赛的10名选手,1名获全国一等奖,7名获二等奖,2名获三等奖,其中2名获单项第三名,另外获团体二等奖2项;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1个全国二等奖;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2个全国二等奖;在第六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中,我校学生获1个全国二等奖……

多年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输送近3万名合格毕业生,用人单位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职业大学学生“上岗快、留得住、素质高”。招生范围已扩大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学生第一志愿率多年来保持100%。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天津市高校的前列,200720082009年一次就业率分别达到98.02%98.28%98.35%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天津市政府联合授予“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学校坚持“服务为本、应用为根、质量立身、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弘扬“育德育能、力实力新”的校训精神,正在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中国特色、全国一流、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天津职业大学网站,http://www.tjtc.edu.cn/school/xxgk-intro.php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

学习型社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学院 党办

 


12152010年机电学院学习创新型社团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东校区图书馆西厅召开,大会旨在总结学习创新型社团一年来的工作与经验,探索学习创新型社团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帮助同学们树立科技创新意识,推动学习创新型社团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个性发展的新平台。

校团委负责人谢文兵博士,机电学院吴志敏副院长,国家教学名师朱光力教授,电气自动化专业副主任高素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黄海高级工程师,数控技术专业主任、数控技术协会指导老师廖强华高级工程师,模具专业、CAD/CAM协会指导老师梁伟文副教授,工业中心机械基础教研室、机械创新设计协会指导老师陈知泰副教授,校团委马可心老师,机电学院分团委书记孙斌老师等领导和嘉宾出席。

树立以技立身、技高为荣的理念

机电学院吴志敏副院长在会上致辞。他说,机电学院将所有实训室全天开放,依托11个学习创新型社团面向全院学生开展技能培训、技能竞赛、项目式教学等特色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树立“以技立身,技高为荣”的理念,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学习创新型社团实施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他在肯定机电学院学习创新型社团近年来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希望全院同学勇于探索、超越自我,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寻求进步。

在学习创新型社团建立团支部

机电学院在学习创新型社团建设中成人与成才兼顾,率先在社团建立团支部。15日的会议上,校团委负责人谢文兵博士为机电学院学习创新型社团建团授牌。

会上,吴志敏副院长、谢文兵博士还分别为2010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3D大赛)、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的获奖同学代表颁发了证书和奖杯。

机电学院黄海高级工程师结合实践教学以及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经历,为同学作了“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黄海老师指导的创新工程项目“电磁调速高楼火灾逃生装置”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广东省一等奖,目前包括北方集团等在内的多家企业表示愿意以60万购买或者合作研发、生产,该作品有望成为学校创新工程成果转化的第一单。廖强华高级工程师结合指导数控技术协会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具体实践,从如何看社团、社团的工作是什么,社团的条件创造和指导思路等方面帮助同学们了解学习创新型社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黄盈、陈茂嘉两位同学分别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竞赛经历出发,与大家分享了大学学习和时间管理等方面的体会。学习创新型社团指导老师刘鸫根结合“2009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课题‘当代大学生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2009CZ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分别汇报了“机电学院学习创新型社团组织建设模式研究”、“面向机电学院学生的各类竞赛最新资讯”。

2010年斩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12

针对当前学生“认为学习驱动力是个体间竞争,学习过程是听课过程,学习结果评价是考试”这几种普遍性误解,机电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在学校领导、学校团委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孕育、培养出了以实现“服务教学、提高技能、为大赛输送技能人才”为目标的11个学习创新型社团,形成了依托学习创新型社团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科技创新、项目式教学等特色与亮点。2010年,机电学院依托11个学习创新型社团开展技能竞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12项,其中国际级奖励13项,国家级奖励36项,省部级奖励63项,其中包括国际振动控制竞赛一等奖、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等等。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网站,http://www.szpt.edu.cn/xwzx/xyyw/5998.shtml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参考


跨越式发展之路

 ——访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洪生

 林 飞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由中专校升格的一所年轻高职院校,短短几年时间,各项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学院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跻身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记者专门走访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洪生,请他谈谈学院在事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记者:在办学投入严重不总足的情况下,学院是如何探索办学新模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

朱洪生:我们采取敞开校门、融入社会、走创新发展之路的办法,努力构建办学新机制。一是校企合作办学。 2004年,学院与南京青龙山生态园林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办学,企业出地150亩,出资8000万元创建了江宁校区。二是校地联手共建。2008年,属地政府划拨土地1853亩与学院共建中国茶博园。三是组建职教集团。2004年,学院联合省内外14所职业学校和11家农林企业组建江苏农林职教集团,创新实施了以“人才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和成果转化链”为内涵的农林职教集团“五链”运行机制。

记者:学院在特色发展方面有什么经验做法?

朱洪生:服务“三农”是我们农林院校肩负的社会责任,也是我院奉行的一贯宗旨。我们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进农村、技术帮扶进农户”的“两进”工作,“课堂移村口、师生到田头、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在群众中留下了“要致富不找乡长找校长”的美誉。可以说,之所以能赢得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与我们的社会服务工作是分不开的。“四轮联动”(产业拉动、科技推动、企业带动、培训驱动),致富一方农民是我们的传统做法。2009年以来,我们实施了“5111工程,即发展壮大5大产业、推广10项实用新技术、年培训 10000农民、帮扶10个示范特色村。“5111工程的实施引起良好社会反响,也受到了新华社等众多媒体的关注。

记者:学院地处县城,没有地域优势,是如何吸引师生,留住人才,凝心聚力谋发展的?

朱洪生:我们采取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策略。几年来先后启动了“安居工程”等,使师生的居住环境得到了美化,生活配套设施得到了改善,师生员工精神生活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学院党委还围绕党务、政务公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民主制度。同时,学院建立了“三联系”制度,即每个院领导联系一个系,每个中层干部结对一个班级,每个党员教师联系35名学生。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生生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培养优良学风,做学生的学习导师;关心学生就业,做学生的择业导师;培育优良品德,做学生的人生引路人,构建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网络。

  2010930《江苏教育报》)


 

 

CNKI中国知网个人数字图书馆概述

    个人数字图书馆开创了个人使用数字资源的新局面。个人用户可按需订制资源、检索平台、功能、情报服务,按需配置显示模板和显示方式,个人馆提供了超越一般的资源订阅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交互式学习研究的空间。

    在资源方面,平台支持对数据库专辑、学科专业、整刊资源、以及各种类型单篇文献的定制,使用户可以按不同需要定制网络出版总库的资源,在个人数字图书馆建构个性化资源馆。

    个人馆默认包含了功能强大的检索平台。用户可对馆内文献使用多种检索方式进行检索,并通过文献出版统计报表了解馆内各专业文献的出版现状和每日新增文献。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检索平台的资源及检索方式做个性化配置。

    个人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个性化服务栏目,用户可定制学者、机构、学术出版物、科研项目、检索式、投稿信息、学术论坛、学术趋势等,个人馆根据用户的定制自动推送一系列相关的情报信息,全面超越传统的web rss定制功能。个人馆也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推出更多个性化的服务栏目,全面满足用户学科调研及情报分析的需求。

    个人馆中的每个栏目都提供了多种显示方式,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创建不同类型的个人馆并选择个性化的模板,全面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个人数字图书馆(以下简称个人馆)是个人用户为充分实现对文献、信息、知识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而创建的数字图书馆。个人馆可以按需定制出版平台出版的各类资源、功能和服务,选择个人馆显示模板和各栏目显示方式,也可以通过创建自定义栏目,引进、发布个人计算机上的自有资源和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

图书馆数字资源简介

慧科电子报刊

由慧科讯业公司提供。含丰富的媒体资源,大中华区千家媒体,全国综合大报、党委机关报、都市报、行业报以及其他媒体。港澳台地区主流媒体超过95%覆盖率。包含欧美、新加坡、泰国等地核心媒体,全文阅读、检索,每天早八点钟更新。迄今储存超过1.5亿篇文章、新闻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79年,每天更新超过20万篇文章。整报完整收录,按照标题、全文、媒体、版面等信息展现。提供多种搜索模式,包括关键词检索、同义词检索,可指定日期、媒体、地区等控制检索范围;并可建立专属词库。电子报刊浏览形式,全天候送上当天新闻快讯,可选择4份媒体及其版面,以设定每日在首页显示的内容,方便浏览。

 


主办: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

编辑: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信息系统部

 


图书馆网址:http://lib.bvca.edu.cn

电话:(01080358899-654     Email:qq332007@hotmail.com